
会员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
高春利更新时间:2019-10-14 10:25:37
最新章节:简介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2016年6月26日下午,“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于北京市朝阳区规划艺术馆成功举行。该论坛是由“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办,以“传承创新,价值再生,合作共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高端论坛。来自京津冀三地11家联盟单位的专家学者分别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城市特色、传统文化的价值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书为这些专家学者们的论文集。
品牌:知识产权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7-24 00:00:00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京津冀公共文化服务示范走廊发展联盟论坛论文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简介
- 内容简介
- 后记
- 七、唐山皮影戏项目保护案例简介
- 六、强化市场意识,推动生产性保护
- 五、推动交流互鉴,促进协同发展
- 四、坚持打磨创新,创排精品剧目
- 三、搭建传承平台,培育文化品牌
- 二、培育后备人才,壮大传承队伍
- 一、健全保护网络,夯实传承基础
高春利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文化20.3万字 - 会员
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在大师的讲堂上听课)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分为国学纵览与国学典籍两大部分。冯友兰先生以时间顺序为纲,主讲“子学时代”“秦汉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道学”“清学”,系统性论述国学发展历程,脉络清晰。朱自清先生逐本讲解重要国学典籍,内容翔实,使读者获得多角度的国学理解文化16.4万字 - 会员
当代台湾人文学术九讲(1950—2010)
本书描述了台湾从光复到21世纪初,其人文学术的发展与社会文化思潮演进、政治形势变迁的共生互动关系。全书系统地梳理了战后初期的“去日本化”和“再中国化”思潮,1950—60年代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实证主义思潮、新儒学思潮,1970年代的“科际整合”思潮、文化“回归”思潮,1980年代的“中国化”思潮,以及1980年代以后的“本土化”思潮等重大社会文化思想的发源与流变。全书共分九讲,深入文化39.1万字 - 会员
西南联大通识课:文学+历史+逻辑+艺术+神话+诗词+心理学+写作+国学+美学+哲学(套装共11册)
西南联大多元自由的学术、教学环境,为师生提供了成长和发挥的巨大空间;西南联大开创的中国通识教育系统,创造了教育神话,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中国教育天花板之成果,19位大师,11门必修通识课《西南联大文学通识课》《西南联大历史通识课》《西南联大哲学通识课》《西南联大美学通识课》《西南联大写作通识课》《西南联大国学通识课》《西南联大逻辑通识课》《西南联大诗词通识课》《西南联大艺术通识课》《西南联文化162万字 - 会员
从地中海到黄河: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第一卷)
希腊化文明是在亚历山大帝国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兴文明,是希腊古典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文明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之后沟通东西方文明之间交往的大动脉。通过丝绸之路,中国文明与以希腊化文明为代表的西域诸文明发生了直接的接触,希腊化文明的遗产由此进入中国,并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传统之中。本书共6卷,由30多位国内外专家合作撰写,以“文明交流—互动”为基本写作思路,旨在研究中希两文化41.1万字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
金融文化深刻影响金融理论与实践。从古至今,金融文化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变迁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本书以五千年文明根系为锚,以“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为根本途径,从文化基因层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从国际比较视野把握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特色,从中总结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理论意蕴和实践要求。全书围绕“五要五不”的核心范式,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文化14.6万字- 会员
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弘扬研究书系)
本书系是清华大学戴木才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的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新命》《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三册,系统研究阐发中华传统文化中核心理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突出了传承弘扬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文化21.1万字 - 会员
批评之维:文艺评论的想象力
本书以“历史—记忆—再现”为内在逻辑,通过追问“文艺评论何为?”“文艺评论是否依然有效?”“文艺评论是否足够?”“如何实现文艺评论在解构基础上的建构潜能?”“文艺评论何以激发人文学科的想象力?”等问题,结合经典文学及影像文本分析,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代化、中国化的最新动态,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艺评论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勾勒新时代文艺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地形图一隅。文化27万字 - 会员
文体观念与文化意蕴:中国古代文体学美学论集
本书系作者关于中国古代文体学与美学研究的论文结集,涉及文体史与文体学史、文体理论与文化意蕴、审美形式与美学理论等研究领域。作者将中国古代的文体形式与文体理论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关联域中进行研究,探讨文体和文体观念生成的文化和美学机制,阐释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蕴和文化意蕴,深入发掘中国古代文体和文体学的民族特色。文化20.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