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胡适更新时间:2013-08-03 03:42:33
最新章节:第39章 好政府主义 (10)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品牌:华文天下
上架时间:2012-11-01 00:00:00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华文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39章 好政府主义 (10)
- 第38章 好政府主义 (9)
- 第37章 好政府主义 (8)
- 第36章 好政府主义 (7)
- 第35章 好政府主义 (6)
- 第34章 好政府主义 (5)
- 第33章 好政府主义 (4)
- 第32章 好政府主义 (3)
- 第31章 好政府主义 (2)
- 第30章 好政府主义 (1)
胡适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关学四书学研究
本书是首次整体而系统地考察关学四书学的研究成果。首先将关学四书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将其置于关学学术思想演进和中国四书学史流变的双重脉络之下,从文献学、经学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关学四书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提炼和总结,揭示出关学四书学的逻辑脉络、主导问题、话语系统和学术特质。作者既着眼于经典诠释与思想演进,学派争鸣与问题论辩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又注重对关学四书学在总体宏观上推进哲学24.4万字 - 会员
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批评
明代前期理学思想渗透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一种普遍的意识观念、思维模式。正德、嘉靖年间是明代社会转变的一大枢纽,王阳明创立了心学思想体系。心学以“心外无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命题,肯定并弘扬了人的主体精神。心学的出现,是明代文学思想由“师古”向“师心”转变的标志。从明代中期以后,文学批评呈现出重个体、重个性的特征,一批文论家从童心、性灵、情真等视角展开文学批评,体现出迥异于前代的哲学16.7万字 - 会员
中国知识界对唯物史观的阐释研究(1927—1937)
百年来,唯物史观的传播与发展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走向。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国共产主义革命陷入低潮时,思想界却掀起了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唯物史观传播热潮。这次热潮的兴起正是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向何处去”现实问题的回应与关切。当时各派知识分子都对唯物史观抱有极大兴趣,对唯物史观性质和基本理论作出了不同的判定和阐释。本书重点探讨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低潮时期,马克思主义者在面对反马克思主义者的理哲学19.1万字 - 会员
道家“忘我”的心理机制及健康促进研究
本书采用现代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道家“忘我”命题,以探索道家心性修炼对人们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全书厘清了“忘我”的含义、特征、修习方式,并对忘我体道与身心疗愈的逻辑关系、忘我的结构及其测量、忘我状态的生理特征、忘我修习对自我意识的影响、忘我修习对认知的影响、忘我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六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本书除了使用传统的方法与工具之外,还引入了实验法、内省法、脑电技术等,积极推进了道家心理学的发哲学11.5万字 - 会员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
《唐代中国的国家与学者》是麦大维先生积25年之力撰成的唐代儒学研究的代表作,将唐代儒学的演变与学者群体及学术机构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对学校与祭孔、经学、国家礼制、史学、文章观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每一领域独立成章,按照高祖及太宗朝、650-755年、安史乱后三个时段,依序梳理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和学术观点发生的变化,总结各领域及其子领域的学术发展轨迹,分析中央政府学术主导地位的渐趋弱化,以及学术与文学哲学42.7万字 - 会员
中国诗人易学与诗学
本书以中国易学家兼诗论家为研究对象,依据可资分析的理论文本,探究易学思想与诗学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本体论、心性论、审美范式、语言论四个维度进行个案研究,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在与现代文学观念的潜对话中,探赜索隐,揭示观物取象方式与意、象、言结构的多种可能,重新回望中国诗学传统,建构“中国易学诗学”话语体系。哲学30.6万字 - 会员
儒学与中国古代散文(全2卷)
儒学始终影响着中国古代散文的嬗变。远古神话传说,已含儒家仁爱精神。“六经”是儒学形成的思想渊源。春秋战国儒家的历史散文与哲理散文形成我国散文的现实主义传统。汉代文人的散文反映了儒家大一统观念。魏晋南北朝淡化名教观,骈文追求审美愉悦。隋唐五代,儒学复兴引起古文运动的兴起。宋元明理学促成古文的正宗地位,然而后期以复古相号召,实属拟古倾向。清前期,散文经世致用的特点,开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变革的先声。哲学82.7万字 - 会员
孟子新注新译(第二版)
本书运用现代语言学方法,考证《孟子》中210例古今纷纭的疑难词句,并给出确切的解释。以“译注”形式呈现——下里巴人的形式,阳春白雪的内容。哲学43.6万字 - 会员
周易(全译本)
《周易》以伏羲八卦为基础,以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并进一步将八卦两两组合,衍生出六十四卦,揭示天地阴阳化生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经济、文化、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对每一卦、每一爻所作的解释,为古时占卜之用;传则用于解释经的内容,为占卜之辞赋予哲学式的理哲学7.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