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古言
  • 短篇
  • 青春
  • 幻言
  • 仙侠
  • 历史
  • 中国史
  • 普及读物
  • 史家名著
  • 世界史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料典籍
  • 逸闻野史
  • 口述史
  • 随笔
  • 文物考古
  • 民族史
  • 专业史
  • 地方史志
  • 会员

    不与天下州府同:宋代四川的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

    北宋年间,传言蜀地逢甲午年必有动乱,王朝中枢与地方官府由此展开怎样的合谋与博弈?建立南平军,重新布局西南边陲军事重镇,特殊地缘条件下,宋朝开启了怎样的文化大整合?度正不远千里寻找朱熹,李处和在战争年代“获利百倍”,地方士人不同的生命图景,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多重生存之道?本书为新锐历史学者黄博力作,在独特的时空坐标上寻找巴蜀的复杂性,权力关系的再书写,透视两宋王朝的边缘与中心。
    地方史志24.3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攀枝花市井闲谭

    书稿记录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攀枝花市民的市井生活,涉及人们的吃、住、行、娱以及对日常生活的体悟和感受。通过此书,展示和留存了攀枝花市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民俗、新风尚,体现了攀枝花市在人民生活水平的和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上取得的成果。该书为巴蜀民风民俗丛书中的一册,其中《成都市井闲谈》(上、下)《眉山市井闲谭》已经由我社出版。
    地方史志27.3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

    本书以综述、专题研究、文献摘编、报刊资料、大事记五大板块,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宁夏农村改革发展30年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地方史志29.7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老北京的趣闻传说

    在《老北京的趣闻传说》里,我们从老北京的历史典故、地名由来、名胜古迹、皇城内史、城门牌楼、王府民居、胡同坊巷、会馆故居、宗教寺院、陵墓祠堂、风味饮食、衣着打扮、娱乐世界、民间风俗、婚丧嫁娶、商业传奇、交通出行、民间工艺、方言俚语、后宫逸事等方面对老北京的前尘往事进行了详细而有趣的介绍,寓教于乐,力争用最朴实、轻松的语言将各种趣闻传说向读者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一种轻阅读的氛围中,既能对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地方史志53.3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都城风物:东京梦华录

    “都城风物”选取中国古代著名都城长安、洛阳、开封、杭州相关的名著四种:包括骆天骧《类编长安志》,记录从西周、汉唐到宋元的长安古迹,以及相关史事;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时代洛阳城市建制和佛寺建筑,以及相关政治、文化、风俗、人物、艺文、中外交往等;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述北宋开封的皇城建筑、城内各坊、民众的饮食起居、岁时节令,囊括汴京生活的方方面面;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追忆南宋都城临安
    地方史志3.4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天津滨海新区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天津滨海新区地处海河下游、渤海湾西岸,河海相依,临海近都,区位优越。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抗击外侮的最前线,历史风云际会;这里曾是洋务运动与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享有“中国百年看天津,天津百年看滨海”的美誉;如今,这里是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增长极、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天津滨海新区史话》是第一本从全区总体角度介绍滨海新区历史人文与现代风貌的通俗读物,它将告诉您一个富有魅力的天津滨海新区。
    地方史志6.7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寒山寺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寒山寺是中国十大古寺之一,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国际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寺。和合精神在寒山寺有深厚的基础和广泛的影响,寒山寺被公认为“和合祖庭”。如今,寒山寺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佛教圣地,成为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传递友谊、交流文化的纽带和桥梁,成为世界瞩目的活力城市——苏州的一张靓丽的名片。本书从寺庙概述、古刹春秋、史海钩沉、寺庙文化四个方面对寒山寺进行了生动的介绍,突出了寒山寺的文化特
    地方史志7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漳州传:从九龙江到太平洋

    从中原到海滨,从海滨到海上,当一群人正在满怀信心探索海洋,憧憬荷马时代的荣光时,一群来自中原腹地的人早已深入海洋,然后又认真地从源头开始寻找精神力量。作者从漳州的源头开始,写在史前的山海之间一个在闽南之地的城市如何诞生,写这个城市在如何经历了农耕文化、海洋文明之后迎来如今的经济活跃发展时期,写唐代时陈元光如何少年老成,在金鼓交鸣中带领玉钤万骑犁庭扫穴,纵横闽越间,建立起漳州;写宋代时朱熹如何带领格
    地方史志19.4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说不尽的大槐树:祖先记忆、家园象征与族群历史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的问题,是个真正雅俗共赏、妇孺皆知的话题。即使是在历史上,它也是个士绅和民众都非常关注,并且为之付出许多努力的问题。对于理解历史上文化之共享与互动,了解山西以至华北历史,这是个很好的切入点。更值得探讨的是,大槐树移民传说和广东的南雄珠玑巷移民传说、客家的石壁村移民传说等等传说,所反映的地方历史变迁的过程。这个问题牵扯到历史时期区域开发的问题、宗族的问题、信仰的问题、士绅的
    地方史志5.8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洛阳通史·隋唐五代卷

    隋唐五代时期,洛阳上升到新的高峰。洛阳作为千年国都,这一时期或为东都、神都,或为西都、京师。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端起点,又增添了隋唐大运河中心的身份。洛阳牡丹崭露头角,牡丹花城揭开了序幕。这一时期,帝王们或多次巡幸,或长期驻守,利用洛阳“天下之中”的便利条件来统治全国,号令天下。洛阳和世界连成一片,周边民族的首领、使者、商贾、僧侣、留学人员,梯山航海,在这里活动、定居、安葬。这里人文荟萃,群星灿烂;
    地方史志32.2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太仓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南丝竹的发源地、娄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牛郎与织女的传说的降生地,在娄东文化与江海文化的交融相汇中形成了“精致、和谐、务实、创新”的城市精神。《太仓史话》系统地介绍了太仓由古至今的特色文化、历史沿革及现代风貌,有利于人们全方位地领略太仓的千年魅力。
    地方史志7.6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上海传:叶辛眼中的上海

    作者通过十多万文字和100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地方史志12.7万字
    3.8万人气
  • 会员

    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

    作者从著名汉学家拉铁摩尔本人在中国的人生经历出发,从知识建构的角度梳理20世纪初至今中国学界对于拉铁摩尔及其理论的接受过程;通过对他在中国边疆地区(东北、蒙古、新疆等地)所进行的田野考察活动的细致梳理,对他与当时中国学界和政治界的联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拉铁摩尔在华研究过程中所提出的相关核心概念与理论范式进行归纳与反思,并为我们更好地认识我们的祖国及其边疆地区提供一个历史的文本。
    地方史志16.6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西域春秋:翻开2000年的西域卷轴

    西域,大漠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丝绸之路的开拓始自张骞通西域。西域的畅通也使汉朝的人民大开了眼界,了解了西域的风土人情,增强了与西域各国人民的友好情谊。西域是丝路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地区,也是东西文化的聚焦点。古老的西域无论从战略、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亚、非、欧三大州之间从未停止以西域为走廊而从事丰富多彩的交流,大流士、亚历山大、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无数风云人物在这
    地方史志30.3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被遗忘的战争: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研究

    咸丰同治年间广东土客大械斗是一件被人们遗忘或忽略的重大历史事件。这场械斗规模之大,死伤之众,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仅见的。因它被当时的政府及后来学者视为“民间私斗”而不予重视,加上当时太平军、洪兵、第二次鸦片战争等历史波澜,这场械斗成了人们记忆中的死角。本书利用大量档案、官书和方志等资料,对发生于咸丰同治年间的这场土客大械斗作了详细的记述和评论。全书共分三编,计十章。上编讲述这场斗祸的远因与近因
    地方史志23.2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黄河与中华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安澜就是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欣欣向荣的保证和象征。那么,为什么说黄河是母亲河呢?她和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关系,如何孕育出辉煌的文明,她的独特面貌是如何形成的,又应该如何治理呢?复旦大学资深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葛剑雄撰写《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对这些问题做出了回答。葛剑雄教授曾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是历史地理领域的一流专家,他师承谭其骧先生,多年来一直关注河流
    地方史志15.3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临清传:大运河文化的一个支点

    临清传是“丝路百城传记”系列丛书之一,一部记述山东聊城地区临清市的城市传记。临清市现今为县级市,但这座依傍运河的小城,曾挟以地利,在明清两朝鼎盛之极,成为当时全国知名的商埠重镇。临清地处运河南北之间,又关系中国东西富饶之地,作为一个重要的运输枢纽,交流甚多,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运河文化。书稿中既对临清繁盛时期遗留下的古迹遗址进行了侧重解说,比如临清炒关、铸币厂、临清砖、临清波斯猫等;也对当今临清的
    地方史志22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沂蒙老支书

    本书主要讲述了沂蒙老支书朱崇敏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6年里,带领广大党员和全村村民抢抓机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政策,整地划地、修路、推行稻改、种红麻、栽桑养蚕、筑水塔、通自来水、挖大井、建排房、整村容村貌……从而使昔日人心散、日子穷、房屋破、街道烂、人见人摇头的村庄,一举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明星村、模范村,用汗水和智慧谱写了一首首催人奋进的动人之歌……1984年,老支书“让贤”卸任村支书一
    地方史志16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

    《渤海人社会生活研究》以专题的形式作纵向表述,由浅入深地叙述渤海人社会生活事象的渊源、表象及与唐朝和中华文化的趋同性、“车书本一家”的局面,揭示渤海人社会生活变迁的特征是渐进式自上而下的全方位的根本性变迁。在关注渤海上层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挖掘中外文献考古资料,尽量揭示当地民众的生活情况,从而展示渤海国的国情民风。
    地方史志15.1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六盘山史话

    本书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方志办规划编修的《宁夏地方史话》丛书的一个分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大量的趣味性的故事,从六盘山的历史、文化、人物等方面,将六盘山自秦汉魏晋以来的历史沿革、文化底蕴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为宣传、打造宁夏品牌,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地方史志18.9万字
    3.5万人气
上一页2/19下一页
客户端 | 触屏版 | 帮助 | 反馈 | 举报
达人推广合作:https://kol.yuewen.com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粤B2-20090059 B2-20090028
沪ICP备14016804号-3

客服电话(24小时):010-59357051